首先要掌握“品牌原则”。不论是传承下来的还是借鉴过来的展会项目,各部门应对本行业或领域内规模大、效益高、组织管理严格的展会达成共识,进行重点推广,让广大参展商和专业观众了解和认识,并形成品牌效应。品牌因其广泛的认知度具有“顶端优势”,其本身就会对杂牌、冒牌会展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当参展商对于非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拒绝参加的时候,骗展者自然无容身之地。
其次是“制度原则”。行业管理制度的缺失是骗展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各行业特点和管理体系的不同,行业和地区间对会展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所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给骗展者造成了可趁之机,特别是“多头管理”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多头不管”,因此我们强调企业在参展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了解和掌握相关制度、规范的同时也应呼吁各行业主管部门本着合作发展的原则,尽快协商出台会展行业统一的管理规范,不要等到企业聚到政府门前讨公道的时候再想对策。

参展商除了要查清主办单位外,还应该注重承办单位相关信息检索,如通过工商部门来查询承办企业是否真实存在。 要切实解决参展企业被欺骗,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鉴别批文真伪大型的展览展示活动,必须有上级主管的行业部门或机构进行备案、批示,如您收到的大型展览信息中,无批准字样,请及时向发送信息的单位查询辨别批文的真伪。
2、核实场地一些展会纠纷中,展览场地也是参展商讨论较为集中的话题,有的展览公司在运作项目时往往是还没有定制场地,却已经开始招商,最后由于场地的问题,展览出现意外流产。现在国内一些规模大的展览场馆均设置场地预定部门,参展企业可以通过电话查询展览会是否预定或是否交纳场地租赁费。
3、咨询判断在目前举办的大型展览主办方大多会设立展会咨询处,咨询人员对展览内容都有深入了解,参展商如在咨询中发现陈述含糊,应慎重考虑。
4、分段交费避免欺骗大部分展览或会议都需要提前交纳相关费用,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参展商可选择现场交费或者先交定金,会议当天缴纳其他费用的方式。对于参加展览会的商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的观察,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做出选择。
5、鉴别公章参展商在参展前一定要检查公章印记的完整性,公章与批示单位名称是否一致,核实公章单位批示其他展会的文稿,对照公章印记。
6、委托书凡大型的展览会议均设置招商委托单位,并办理委托证明。参展商可通过咨询查验招展单位资格并请对方出具委托的证明,如有疑问及时向组办方加以核实。
7、警惕跨年度预定陷阱一些信誉较高的品牌展览或会议在展会举办期间,都会告知参展商下届举办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有些人会利用这些信息,策划同类型的展览会议项目,同期举办,以同样的名义或内容进行招商宣传,搅乱市场,给需求参展企业造成选择混乱。为了安全起见,参展商在进行跨年度预定时一定要直接与展览或会议的主办单位联系,避免选择错误。